以領先的技術優勢、持續的技術創新、亮眼的明星車型,及不斷向上的品牌實力,東風在自主乘用車領域加速躍遷,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并在世界汽車版圖上奮進更高目標,正成為中國汽車從“規模領先”邁向“價值領先”的轉型樣本。
技術創新賦能產品升級
以技術為核心驅動力,東風自主乘用車在產品設計、研發、制造等環節展現出顯著優勢。
東風堅持超級混動、純電、氫能并進的技術路線,加速構建技術護城河,構建起猛士 MORA 平臺、量子架構、DSMA 架構三大乘用車多能源平臺架構。
東風構建的多能源平臺架構,體現了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上的前瞻性。不同平臺針對不同車型定位,能夠實現技術的精準賦能,為產品創新提供堅實基礎,有助于東風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技術領先地位。
2025年,東風智能化再次突破,接入DeepSeek大模型,實現三大體驗升級——自然語音交互,支持多輪對話與上下文理解,告別傳統“一問一答”模式;場景智能決策,融合多模態感知,精準識別用戶需求與路況環境;持續進化能力,通過知識蒸餾技術,實現本地化部署與功能迭代。猛士917率先實現多輪對話與上下文理解,智能座艙體驗行業領先。

作為有著50多年歷史的國資央企,東風汽車始終采用先進的智能制造工藝,提升產品品質與生產效率。在制造環節引入先進的智能制造技術,顯著提升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高精度的裝配工藝和環保涂裝技術,不僅提高了產品品質,還體現了東風對環保理念的踐行,在行業內具有示范意義。
東風的明星車型更是憑借技術創新脫穎而出。猛士科技2024年推出蛟龍戰甲、高地雄獅等多款定制車型,海外版MHERO I登陸瑞士、阿聯酋,成為“中國豪華電動越野標桿”。

全新嵐圖夢想家憑借1200公里超長續航、800V快充等量子架構技術,2024年銷量躍居新能源MPV市場第一,成為高端家庭與商務出行首選。風神L7是首款無需補能穿越無人區的混動SUV,以“全氣候適應”技術打開差異化市場。
作為我國第一個獨立自主建設的汽車廠,東風汽車的前身——第二汽車制造廠的建設,集中采用了我國機械制造工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這是貫徹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針,走我國自己發展汽車工業道路的具體體現。
如今到了新能源時代換道超車,東風汽車努力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更是做強做優做大中國汽車事業的關鍵。
品牌實力屢獲佳績
東風汽車自主乘用車的轉型不僅聚焦產品,更通過生態構建與用戶運營重塑品牌價值。
猛士科技推出“一車一價、一人一座駕”服務,上線越野生態高定平臺,提供180余款改裝套件,覆蓋日常通勤至極限越野場景;堅持用戶思維,與用戶共創,嵐圖舉辦“用戶之夜”,納米組織“好米大會”,猛士策劃“四季路書”穿越西藏、新疆,全年500余場活動強化用戶粘性;更是以文化賦能品牌,聯名電影《蛟龍行動》、致敬“兩彈一星”精神,猛士以家國情懷提升品牌高度,吸引曾毓群、周鴻祎等企業家車主,形成“名人效應”圈層。

在第五屆《汽車風云盛典》上,多款東風自主乘用車車型和技術斬獲殊榮。東風猛士 917 蛟龍戰甲榮獲 “風云 2024 設計汽車”;嵐圖知音榮獲“風云 2024 健康車”,作為嵐圖打造的第四款車型,重新定義了 20 萬內純電 SUV 標準,動力性能強勁、續航水平領先,“三電”技術參數達到行業領先標準。全新一代天元架構榮獲“風云2024 技術創新案例”。

這些榮譽,不僅是對東風自主乘用車產品和技術的高度認可,也進一步提升了東風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將來我們的產品還要賣到國外去。”東風建設之初提出過的愿景,在這一年實現。1978年,立志“創名牌、奪金牌,打入國際市場”的“東風”汽車開始出口海外。
今天的東風,站在6000萬輛之上,構建了新的自主品牌格局,努力為中國品牌代言,進一步走向世界舞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