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鴻蒙智行秋季新品發布會上,全新問界M7正式上市,售價27.98萬起。新車自9月5日開啟預售以來,短短半個多月小訂已成功突破23萬臺,上市1小時大定突破30000臺。
在價格戰、配置戰甚囂塵上的新能源市場,全新問界M7以“全新升級、三年磨礪、40億重磅投入”為核心。這款國民SUV由始至終并未陷入“低價競爭”的泥沼,而是以“高價值體驗”重新樹立30萬級SUV的價值標桿,這也是全新問界M7得以逆勢而上、王者歸來的關鍵。

全新一代全新升級,終結行業“擠牙膏式”換代
在汽車產業迭代節奏日益頻繁的當下,所謂的“年度改款”往往淪為配置微調、外觀修飾的符號化操作。用戶逐漸厭倦了“擠牙膏”式的產品更新,而對真正具有技術突破與體驗躍遷的產品充滿期待。
全新問界M7的“全新升級”并非簡單堆砌配置,而是圍繞真實用車場景的系統性重構。例如華為乾崑智駕ADS 4增強版行業首發艙內激光視覺,相比于行業視覺方案,在小目標識別精度上實現突破,更在暗光場景中保持穩定表現。

全新問界M7升級華為途靈平臺,標配全鋁合金前雙叉臂懸架與后五連桿獨立懸架,連續可變阻尼減振器加持雙腔空氣懸架,兼顧舒適性與操控性,讓城市通勤與長途出行均能從容應對;主駕升級零重力座椅,副駕升級準零重力座椅,16.1英寸3K中控懸浮屏、10.25英寸副駕屏與后排17.3英寸娛樂屏等配置,則重新定義了第二排體驗,把車廂從“移動空間”真正升級為“生活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全新問界M7在NVH靜謐性與風阻系數上的極致追求。圖書館級的靜謐座艙、0.249的超低風阻,不僅體現了其深厚的技術實力,更反映出其對高端用戶體驗的精準理解。這些看似“隱性”的投入,恰恰是用戶長期使用中感知最強的價值點。
全新問界M7堅持“標配即滿配”的策略,拒絕以低配低價吸引眼球、再以選配加價彌補利潤的行業套路。這種產品定義思路,背后是對用戶的尊重與品牌長期主義的堅持。

預售23萬小訂背后,用戶愿意為什么買單?
9月5日,全新問界 M7開啟預售,官方預定通道一度癱瘓。僅僅43分鐘訂單突破10萬輛,截至9月23日發布會當天小訂累計超過23萬臺。如此亮眼的市場表現堪稱現象級。這一數據創造了鴻蒙智行車型的新紀錄,也印證了市場對"價值競爭"理念的高度認可。
根據杰蘭路《2025年度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品牌健康度研究》顯示,問界NPS(凈推薦值)達到74.8,反映出用戶極高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另一方面,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與精真估聯合發布的《2025年6月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指出,問界M7的保值率高達71.5%,這一數據超過了許多傳統豪華品牌車型。NPS凈推薦值與二手車市場保值率的雙高,共同構成用戶購買信心的重要支撐。
不難看出,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日趨成熟的今天,消費者不再單純追求低價,而更看重車輛能否滿足全家出行的綜合需求,愿意為真正的高價值體驗買單。全新問界M7通過"標配即滿配"的產品策略,避免了低質低價的惡性競爭,重新定義了30萬級SUV的價值標準。

不卷價格卷價值,鴻蒙智行重構行業競爭邏輯
全新問界M7的“未上市即爆款”,表面上是一款全新產品的成功,實則是鴻蒙智行正嘗試跳出傳統車企的改款模式與定價博弈,轉而以技術賦能與生態協同構建新的競爭力。
華為乾崑智駕ADS 4、途靈平臺、巨鯨電池平臺等一系列核心技術的系統性輸出,不僅服務于鴻蒙智行自身產品,更成為其與傳統車企合作、探索新型產業模式的基礎。通過技術合作與生態協同,鴻蒙智行為行業提供了另一種發展路徑——一家企業未必需要全程參與整車制造的所有環節,但可以通過核心技術輸出定義產品體驗,推動行業走向良性競爭。
在新能源汽車同質化嚴重的今天,采用“幸福旗艦”產品理念的全新問界M7,也試圖在技術理性與情感價值之間找到平衡。無論是家庭出行場景的深度優化,還是座艙內人際交互的細膩設計,均體現出其不僅是一臺“智能車”,更是一臺“理解人需求的智能車”。

寫在最后
全新問界M7的正式上市,與其說是一次產品換代,不如說是一場關于“如何造好一臺智能電動車”的價值實驗。用三年時間、40億投入與十大升級證明,真正的產品主義不應被成本與周期束縛。在新能源汽車競爭白熱化的當下,預售爆單超23萬臺足以說明:優秀的產品不需要靠低價吸引眼球,只有真正創造價值和體驗,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長期青睞。
——全文內容來源于【車來車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