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汽研)組織了一次高規格的輔助駕駛系統安全實測。多家車企旗下熱門車型參與,其中鴻蒙智行品牌中定位入門的尚界H5在多項測試中表現穩定,取得較高評分。測試后,該車還主動申請加測,進一步提升測試場景的復雜程度,驗證系統在不同工況下的安全表現。
作為國家級汽車行業研發與檢測機構,中汽研參與制定多項國家汽車安全與環保標準,其測試流程與評判體系在專業性和全面性上受到行業認可。本次測試重點考察輔助駕駛系統在典型危險場景中的響應能力,如車輛切入、兒童“鬼探頭”、前車消失等,測試條件設定嚴格,如車速控制、碰撞時間窗口等均有明確限制,以保證結果的一致性和參考價值。

測試設計:強調專業性與現實參考意義
當前,市場上部分第三方測試因商業合作或視覺沖擊需求,存在場景設置過于極端、車速設定偏離日常駕駛等問題,影響測試結果的實用參考性。中汽研在此次測試中,以專業、系統的方法,模擬了多個典型高風險場景,例如“踏板車切入”“多兒童橫穿”等,并嚴格控制測試條件,力求還原真實道路中可能出現的危險狀況。
在“消失的前車”測試中,所有測試車輛以限定速度行駛,前方目標車輛突然消失后隨即出現靜止障礙車輛,對系統的識別與響應能力構成較大挑戰。此外,“鬼探頭”場景中設置多名兒童從視覺盲區橫穿,也檢驗了系統在突發狀況下的應急處理水平。

尚界H5測試表現:系統應對多場景穩定
尚界H5在此次測試中,在多個項目中均表現出穩定的識別與決策能力。在部分測試中,系統判斷僅依靠制動無法完全避免碰撞時,啟用了eAES增強型自動緊急轉向輔助功能,完成規避動作。在兒童橫穿等復雜場景中,系統亦能實現及時識別與剎停。
分析認為,其搭載的華為乾崑智駕ADS 4系統依托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方案,涵蓋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提升了系統對不同環境與天氣的適應性。系統架構中的World Engine世界引擎與車端World Action Model協同工作,結合海量場景訓練與實時數據處理,增強了系統在復雜場景下的應對能力。

技術路徑:多傳感器融合與架構設計成關鍵
目前行業內關于智能駕駛技術路徑存在不同聲音,部分企業推崇純視覺方案,亦有企業堅持多傳感器融合路線。華為乾崑智駕ADS 4系統采用后者,整合多類異構傳感器,以提升系統冗余及復雜環境下的感知穩定性。
系統采用的WEWA架構實現端到端的信息處理,據稱可降低系統響應延遲,提升在紅綠燈識別、雨雪天氣行駛等場景中的操作平順性與安全性。該架構通過云端訓練平臺,模擬生成大量極端場景數據,以增強系統對低頻高風險事件的應對準備。

行業影響:測試推動安全標準與技術發展
有觀點指出,車企選擇以旗下入門級車型參與權威測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技術下放程度與全系產品的安全基準。此次尚界H5的測試結果,也被部分行業觀察者視為對當前智能駕駛技術爭議的一種回應。
近年來,國內車企在高階輔助駕駛系統的推廣中曾出現宣傳過度、消費者認知混淆等問題,甚至引發監管關注。隨著測試標準日益嚴格與技術不斷迭代,系統的安全表現與用戶體驗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華為乾崑智駕ADS系統自較早版本開始,即推動不依賴高精地圖的輔助駕駛方案。其后續系統通過道路拓撲推理與多傳感器融合,逐步實現全國城市道路的覆蓋,也推動了行業內多家企業加快無圖輔助駕駛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總結:
從中汽研的專業測試到用戶日常的實際體驗,智能駕駛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已成為消費者選車時的重要考量。此次尚界H5在多項高標準的輔助駕駛安全測試中表現穩定,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前國內智能駕駛技術在高風險場景中的應對能力。
業內普遍認為,安全應作為智能駕駛技術發展的基本前提。隨著系統架構、傳感器融合、仿真測試等關鍵技術的持續進步,駕駛輔助系統正逐步從“被動響應”向“主動預判與防御”演進。未來,行業或將在安全技術標準、測試規范、用戶教育等方面持續完善,推動智能駕駛高質量發展。














